社會總有一些標準,只有遵從著它們生活的人 才不會被大家標上『奇怪』的標籤 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就是愛挑戰這些莫名其妙的標準 他們無所謂成為『怪人』,只要自己認為是對的事 即使再多嘲笑或諷刺,都堅持去做 而往往這樣的人,才會笑到最後 今天,五件小事為你帶來 住在容易淹水地區的住戶 常常都會被水災的問題困擾 每次水災,居民們都必須逃離家園 還會因為這災難損失慘重 或許長期面對這樣的難題 令這名男子有些受不了了 因此他在網上發現一個名為AquaDam的防水塑料管後 毅然決定買下嘗試 他和幾名朋友耗了半天的時間 把約122米長的防水塑料管 圍在自己的房子外,把房子圍成了一座『孤島』 作為一名『先驅者』,自然要面對他人的嘲弄 左鄰右舍因為他誇張的舉動笑彎了腰 覺得難以置信 畢竟誰也不知道這價格昂貴的防水塑料管 到底是不是真的有用 然而當大水真的來襲時 防水塑料管馬上發揮了作用 即使水位越升越高 也沖不破這道意外堅固的塑料牆 男子的家這次倖免於泥水的『攻擊』 省下不少修理費用 讓當初奚落他的鄰居們羨慕不已 大家都知道斯德哥爾摩 是個寒冷的地方 因此其居民肯定有自己禦寒的方式 從穿著、暖氣到所喝下的飲料 只要能暖身的方式,這裡處處可見 但是這對夫妻就是不愛按常理出牌 比起整天把身子裹得嚴嚴實實的 他們更享受四季溫暖的日子 於是,溫室中的房子便誕生了 他們在原本的房子外,加蓋了玻璃『外殼』 就算到了冬天,在房裡必須穿著毛拖鞋才能走動 院子裡的植物依然長青 屋外白雪覆蓋大地 屋內還是開花結果的園地 彷彿兩個不同的世界,融合地共存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了這個玻璃外殼 他們鮮少使用暖氣,所以更能節省能源 見到這樣的情景 原本不看好這個怪異設計的鄰居們 紛紛向他們請教如何造就這個奇蹟 加州南部沿海地帶 是個常遭颶風侵蝕的地方 1989年,一場劇烈的颶風『雨果』 把在此佇立多年的房子吹毀了 為了不讓悲劇重演,房主決定建造一間 能夠抵禦颶風的房子 首先,房子以11米高的充氣裝置定型 然後再從裡面,噴上混凝土和裝上鐵架 房子呈拱形,從頂部到底部 都是連接著的,大大減低被颶風吹散的機率 不僅如此,房子的底部還有8個開口 颶風來襲時,讓強風和海水從這裡通過 盡量避免破壞頂部 當然,具有實用性的房子 還是要在其他方面做出犧牲,比如其外型 為了能達到作用 重建後被稱為『暴風之眼』的房子 是個怪異的球形,和當地其他房子格格不入 所以免不了遭來其他人的一番冷嘲熱諷 但是這些又算什麼呢? 2018年的颶風佛羅倫斯 吹毀了約51,000間房子 也沒傷到這間『暴風之眼』的 一磚一瓦 孟加拉的電梯屋,由兩間竹制的雙層樓建築 中間隔著一個小菜園 它的面積不大,外型也不特別 但是卻非常實用 它不只提供良好的排水系統 小菜園、廚房、廁所等必備條件 還能解決常常因水災 而失去家園的人的煩惱 電梯房也可稱為『兩棲房』 主要原因在於,它不只能在陸地上堅定不倒 也能在水上漂浮 它的底部有兩種結構 空心的鋼筋凝土結構 搭上塞滿空塑料瓶的竹架子 因此房子遇上水災時能和船一樣漂浮 這麼一來,大水便沖不走他們的小房 原本就不富裕的居民 不再需要擔心淹水後變得無家可歸 或要重建家園的問題 當住在亞祖河邊低窪地區的居民們 收到河水水位迅速上升 極有可能越過河堤的消息時 他們不假思索地找來大量沙土 給自己的家園建一座防水堤 建好後的防水堤看起來有點搞笑 甚至有種『堆土為牢』的感覺 可想而知,這樣『過分』的危機意識 同樣也會被其他淡定哥淡定姐取笑 畢竟這個地區一年發生水災的機率 只有百分之一 在他們眼中,為自己的家園築起一道沙牆 是過於謹慎的行為 不知該說世事難料,還是報應不爽 這一次,大水災真的發生了 亞祖河上游的小鎮開始淹水 低窪地區更是直接浸泡在河水中 這時候,之前不屑於防患於未然的居民們 只好趕緊逃離災區 而大多數堆好防水堤的居民的家 則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在今天的五後分享裡 墨西哥灣有一座人造小島——Joyxee 這座小島由15萬個塑料瓶造成 每一個瓶子裡都裝滿空氣 被裝進一個大網裡,然後將大網和木板捆好 整座島就浮在水面上啦 島主(口誤)是一名來自英國的藝術家 為了防止小島飄走,他還用纜繩把島固定在岸邊 這座島的中央蓋了一間輕便材料的三層樓房子 正是島主的家 房子周圍全是綠色植物,看似非常原始 但水電供應和互聯網等設備一應俱全 既環保又能接近大自然 也不需要與文明世界脫軌 簡直再特別不過! 你最喜歡哪一種與眾不同的堅持呢? 記得在以下留言分享.
鄰居們都笑他傻傻的,結果他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2021 年 3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