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為什麼容易尿路問題?
貓的祖先生活在沙漠、草原等水分較少的地方,習慣於從獵物身上取水,產生高濃度的尿液。到目前為止,貓對水沒有太多的欲望。
另外,貓的口渴中樞相對較慢,所以大多數貓都會等到十分缺水的時候,才會喝。
水少了,排尿的相對頻率也會降低,導致尿液濃度升高,這會新增結石形成的機率。
常見的兩大泌尿道結石類型
在泌尿道結石的臨床案例中,有將近90%的貓狗罹患的是以下兩種結石:
一、
當提供給貓咪的食物中含有過多的磷、鈣、鎂離子,或是貓咪的膀胱長期處於感染及發炎的狀況下,都會增加罹患此類結石的風險。
二、草酸鈣結石
好發於7歲以上的貓咪,主要與飲水量不足有關,容易在膀胱、上泌尿道(如腎臟及輸尿管)易發現此類結石。
全濕食不代表飲水量足夠
人類有每日基本飲水量,貓咪當然也有。只要套用公式「貓咪體重(公斤)× 20 = 50 ml貓咪的每日基本飲水量範圍」,就可以得知貓咪一天該喝多少毫升的水。
以4公斤的貓舉例:牠的每日基本飲水量為 4 (kg)×20-50 (ml)=80-200 (ml) ;假如貓咪一天吃一罐85公克的罐頭(含水量70%),從食物中獲取到的水分為 59.5 ml;
如果貓咪沒有額外補充水分,長期下來還是處於缺水狀態,最終還是有可能引發泌尿道結石。
「乾(飼料)濕(濕食)換餵」能顧及最全面的需求
餵濕食的主要目的在於提高貓咪的水分攝取量來刺激排尿,以降低尿液中礦物質成分的飽和度;也可藉由一些特殊的飼料配方,來增加貓咪喝水的慾望:
如針對泌尿道疾病的貓咪所設計,可輕微酸化尿液,形成磷酸銨鎂不易結晶的尿液環境,並調整配方中一些礦物質與無機鹽的比例,例如增加鈉離子,檸檬酸離子,減少鎂離子等,
不僅可以提高貓咪喝水的欲望,同時也可以降低磷酸銨鎂與草酸鈣的結石風險,以顧及全面的需求。
雖然濕食新增貓咪攝水量的概念是正確的,但單從食物中獲得的水分可能達不到每天的基本攝水量。建議主人在貓咪正常活動線上放置水杯,飲用水必須保持清潔,並每天更換,以鼓勵貓多喝水。
最後,我們要提醒大家,雖然泌尿道處方飼料和泌尿道處方濕食都含有配方設計,有助於减少結石的形成,但如果沒有足够的水分,預防尿路結石的作用還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想避免貓下泌尿道疾病的形成,最基本的就是幫助貓補充更多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