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王女士以為是尿路感染,到藥局吃藥。然而,她的症狀沒有改善。
看病後,她發現自己患的是“間質性膀胱炎”。接受治療後,王女士的症狀明顯好轉,
現時她正在定期回來接受治療。
20至50歲的敏感女性易患間質性膀胱炎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泌尿科醫生李昇平說,當白天排尿次數超過8次,夜間排尿次數超過1次時,
排尿前,耻骨以上小腹有脹痛,排尿後疼痛減輕,可能導致“間質性膀胱炎”。
間質性膀胱炎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自身免疫反應和神經炎症反應有關。
一般認為膀胱表皮异常,使尿液中的鉀離子刺激膀胱黏膜下的感覺神經,
導致膀胱疼痛和尿頻症狀。
李勝平博士指出,間質性膀胱炎通常發生在20至50歲的女性。
病人通常有一個神經敏感的體質容易焦慮和緊張。大多數都很苗條。
多種泌尿系統疾病!如果症狀相似,請諮詢醫生
有許多泌尿系統疾病可以導致頻尿,夜尿症和下腹部疼痛。
症狀與間質性膀胱炎相似,如細菌性膀胱炎、膀胱結石、膀胱癌等,
如果人們有不適就應就醫,找出確切的病因。
膀胱的結構可分為三層,最內層是與尿液接觸的黏膜,中層是肌肉,最外層是結締組織。
細菌性膀胱炎主要發生在粘膜,而間質性膀胱炎是粘膜和肌肉之間的組織炎症。
間質性膀胱炎現時難以根治。病人需要做好與疾病長期共存的準備。
此外,心理因素往往影響疾病的質量,以及是否反復發生。因此,李昇平醫生建議患者應放鬆。
當他們心煩意亂時,不妨到鄉下散散步。減壓自然能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