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床過猛:發生意外
早晨醒後不要馬上起床。老年人椎間盤較鬆弛,由躺位變為立位,容易扭傷腰背部,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
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老人突然改變體位,可能發生意外。醒後,可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再下床。
2.怕冷憋尿:易得膀胱炎
冬天千萬別因為怕冷而憋尿!正常人膀胱有一定容量,常憋尿會使膀胱內壓力增加,膀胱壁變薄,毛細血管受損。
含有細菌的尿液未能及時排出,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統疾病。
3.趕早鍛煉:血壓增高
冬季運動有一個最佳時間,宜遲不宜早,最好不要很早就出來運動,這很容易使得血管收縮造成血壓增高。
選擇七、八點鐘太陽出來再進行鍛煉,對保持血管暢通有一定的意義。
4.洗澡過久:增加猝死風險
盆浴在20分鐘以上,沐浴5分鐘以上,這種長時間泡澡、洗澡很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誘發嚴重的心律失常而猝死。
5. 濕頭睡覺:易誘發面癱
老人洗完澡很少用吹風機吹乾再睡,通常就用毛巾擦擦,冬天濕頭睡覺可能會引發面癱,一般晚上睡覺時面部神經處於最鬆弛、
抵抗力最低的時候,發冷刺激,很易影響耳後的面神經,
導致局部痙攣,從而誘發面癱現象。
六個保暖部位防護
1.脖子
脖子上有風池穴、風門穴和風府穴等穴位,是寒邪入侵的門戶,建議善用圍巾擋住風寒。
2.肩膀
肩膀受寒容易導致痠痛。睡覺時被子一定要蓋住肩膀,維持溫暖。
3.背部
身體各部位中,背部是將陽氣輸送到身體各部位、溫經散寒的重要部位,一旦受寒,肺部容易虛弱,引發咳嗽及各種頸椎疾病,
有些人還會產生月經失調、經痛、腰痛等症狀。
4.肚臍
肚子受寒容易腹瀉,產生一些腸胃問題,睡覺時一定要注意確實蓋住肚子,有踢被習慣,可以替他們圍上腹兜,確保肚臍不會著涼。
5.膝蓋
膝蓋會變得僵硬痠痛,做任何動作都可能受傷。女生冬天有時也會穿短裙,盡量穿長可及膝的裙子,有助保暖膝蓋。
可善用衣物或毯子替膝蓋保暖。
6.腳底
腳底是血液循環的最末端,保溫性最差,腳底受寒氣侵襲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佳。不要赤腳、讓腳底直接接觸冰涼地面。要保暖腳部,
平時可多用熱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