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嘻嘻show    https://520cc.show/

Menu
  • 首頁
  • 十二星座
  • 笑話趣味一下
  • 新奇
  • 萌寵/毛小孩
  • 健康生活
  • 樂趣泰國
  • 季節限定
  • 聖誕節-交換禮物
  • 藝術
  • popup
Home
健康生活
健康人生#年輕糖尿病患者漸增,該如何及早發現治療?
Tags:健康人生 糖尿病 胰島素 血糖
健康生活

健康人生#年輕糖尿病患者漸增,該如何及早發現治療?

08857 2020 年 11 月 27 日

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童綜合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任曾耀賢醫師指出,根據目前的診斷標準,若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

任何時間血糖超過200mg/dL,或糖化血色素(glycated hemoglobin,簡稱為HbA1c)超過6.5%,加上高血糖症狀,即診斷為糖尿病。

很多人都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會遇到的問題,然而近年來已有越來越多不到四十歲的青壯年,被檢查出第二型糖尿病。

曾耀賢說:“大約十分之一的患者會患有年輕型糖尿病,其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更高。

”現時,青年糖尿病患者不僅數量不斷增加,而且有一個特點,即胰腺功能迅速惡化,胰島素敏感性不高。

因此,需要積極干預,迅速控制血糖。此外,傳統的降血糖藥不易維持血糖的穩定。

早期積極的聯合治療或新一代降糖藥物是保護胰腺功能的策略。

積極介入,改善血糖

曾耀賢醫師強調,剛檢查出糖尿病時,醫師都會建議從飲食與運動兩方面著手,來改善血糖。飲食方面要改掉喜歡高油脂、高糖分、

高鹽分的飲食習慣,運動方面可以進行有氧運動,讓心跳達到每分鐘130次,每次持續30分鐘,每周運動三到四天,

希望可以減掉脂肪與多餘體重。增加肌力訓練亦有助於增加體內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幫助控制血糖值。

其實剛開始血糖偏高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因此高血糖患者普遍不知道自己血糖值早已超標。直到被檢查出糖尿病時,

可能往前回推2年、3年甚至更久,就已持續處於血糖過高卻沒治療的狀態。曾耀賢醫師說,「患者發現有高血糖問題時,

常常胰臟已經剩下不到一半的功能。這時候,即便是改變飲食內容,增加運動強度與頻率,由於本身胰臟功能不足,

就很難有效率地改善血糖值,需要搭配藥物使用。」

曾耀賢主任特別提醒,年紀小於四十歲的族群,較少有固定健康檢查的概念,若發現自己血糖高的時候,常常已是糖尿病比較嚴重的狀況。
若糖化血色素HbA1C的數值超過10%,患者不僅是血糖控制的很差,而且連胰臟功能都退化的很快。
因此我們在治療糖尿病時,一定要從「保護胰臟,讓胰臟休息」的概念去著手。

胰島素可改善血糖並讓胰臟休息

在治療糖尿病時,我們一直強調胰臟的健康,究竟胰臟是怎麼調控血糖呢?

原來胰臟會分泌「胰島素」這個荷爾蒙進到血液循環裡。有了胰島素的幫忙,葡萄糖便能從血液中進入體內細胞,成為細胞活動的燃料。

如此一來,血糖就會下降。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有高血糖問題,起因於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較不敏感,使胰島素無法有效促使細胞利用血糖。

這時,身體為了把血糖降下來,胰臟細胞會更努力地分泌胰島素,但是依然成效不彰。隨著糖尿病進展越來越嚴重,

胰臟持續過勞,分泌胰島素的量就越來越不足,患者血糖也越來越難控制。

過去治療糖尿病時,常常是等患者口服藥吃了兩樣、三樣,卻還控制不好血糖時,才會使用針劑胰島素控制血糖。

然而現在發現,在早期診斷糖尿病時,若加上針劑胰島素的輔助,例如胰島素或腸泌素,可以幫助穩定血糖,並讓胰臟獲得休息。

這觀念在治療年輕型糖尿病患者時相當重要。

 

曾耀賢主任表示,台灣在利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有四個「十」的困境。

第一個「十」是患者常等到糖化血色素高達「10%」時才接受胰島素注射;第二個「十」是常拖到糖尿病病程達「10年」以上,

才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由於拖到很晚才開始使用胰島素,胰臟沒有早期受到保護、獲得休息,後來功能變得更差。因此第三個「十」,

就是血糖控制達標者不到「10%」。第三個「十」是當血糖很高才使用胰島素,造成低血糖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達「10%」。

「過去的觀念常以為要血糖很差才會打針,」曾耀賢主任不斷強調:「其實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高的血糖,保護胰臟功能,

是非常重要的新觀念。」

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很多樣,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

例如飯後血糖特別高,可以利用短效的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利用長效型胰島素模擬自然的胰島素基礎濃度,讓整體血糖下降;

甚至也有長效加短效不同比例的混合型胰島素,有的各佔50%、50%,有的則以70%、30%的比例,適合不同的族群,患者使用也更加便利。

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有、不可或缺的荷爾蒙

曾耀賢醫師解釋,很多患者常抱持對胰島素的誤解,而有類似「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的說法,

其實胰島素是我們胰臟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荷爾蒙,對身體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

甚至在懷孕婦女、一歲幼兒、肝腎不好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高。糖尿病患會洗腎、失明,

乃是長期血糖超標的併發症,與胰島素無關。相反的,若能善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好,越有機會避免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

使用胰島素可能存在的問題是,當注射時間點或劑量調整不當時,可能會發生低血糖。我們通常配合進食時間注射胰島素。

如果我們吃完胰島素後少吃或不吃東西,我們很容易低血糖。有的患者是為了新增運動量,提高機體胰島素敏感性,

此時有必要調整胰島素的注射量,以避免低血糖。

低血糖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像是血糖值降到70 mg/dL以下,甚至到50 mg/dL以下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虛弱的感覺。

「冒冷汗、視力模糊、發抖、心悸,都可能是低血糖帶來的症狀,」曾耀賢主任提醒:「照顧者若發現患者變得嗜睡、精神不繼,

也可能是血糖太低。」

若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趕緊驗個血糖,然後吃15克糖,大約是三顆方糖,或喝一罐養樂多或一罐濃縮果汁。

15分鐘內若沒改善,可再補充第二次的糖份。

要減少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最好能規律進食、量血糖。若有運動量增加或飲食量下降的狀況,可以依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或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胰島素。

曾耀賢醫師回憶,曾經有患者在早上、晚上各打140單位胰島素,一天需要280單位胰島素,因為血糖高舊增加胰島素劑量,

反而應該從飲食、運動、注射劑巧著手,這位患者經過指導,調整飲食、運動和避免固定施打部位產生的脂肪增生,

漸漸把胰島素劑量調下來,一天只需要80單位胰島素。可見飲食、運動和衛教的配合對糖尿病相當重要。胰島素是幫助控糖的好工具,

糖友要好好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動和施打劑量,回診時就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

Share
Tweet
Email
Prev Article
Next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

健康生活 寶寶血型有問題…DNA一驗「竟然是叔叔的」原來是嵌合體

含有牛奶的拿鐵能補鈣 …

健康生活 拿鐵可補鈣? 食藥署:牛奶和咖啡不要一起喝

About The Author

08857

近期文章

  • 不是假的唷~日本「草莓牛奶色鸚鵡」大紅 網讚嘆高顏值:鸚鵡界橋本環奈
  • 憨憨薩摩耶剪完毛「直接換品種」 主人去領認不出:這真的是我家的狗?
  • 老爺爺每天「帶妻子照片看海」 路人拍下滄桑背影「流露50年摯愛」感動網友:這才是真愛!
  • 要摸摸我嗎?愛犬主動搭訕「公園陌生阿公」討摸 背後原因超暖:希望你快樂♡
  • 遇到神蹟?野猴進屋「輕撫臥床白髮阿嬤」安慰她 離開前動作兒孫看哭了

近期留言

    彙整

    • 2021 年 7 月
    • 2021 年 6 月
    • 2021 年 5 月
    • 2021 年 4 月
    • 2021 年 3 月
    • 2021 年 2 月
    • 2021 年 1 月
    • 2020 年 12 月
    • 2020 年 11 月
    • 2020 年 3 月
    • 2020 年 2 月
    • 2020 年 1 月

    分類

    • 3C產品
    • 健康生活
    • 十二星座
    • 季節限定
    • 新奇
    • 未分類
    • 樂趣泰國
    • 笑話趣味一下
    • 聖誕節-交換禮物
    • 萌寵/毛小孩
    • 藝術

    520嘻嘻show https://520cc.show/

    520cc
    Copyright © 2022 520嘻嘻show https://520cc.show/

    Ad Blocker Detected

    Our website is made possible by displaying online advertisements to our visitors. Please consider supporting us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Refresh